苏商银行: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样本

财经小艾灵 2025-04-21 收藏 0 评论 0


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、可持续发展的基石。苏商银行以“科技驱动的O2O银行”为定位,通过加强党建引领、规范股权管理、提升履职能力、创新管理机制,持续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,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实践样本。

据悉,截至2024年末,该行总资产规模1375亿元,服务客户总量突破7600万户。

成立7年,苏商银行即跻身英国《银行家》杂志“全球银行1000强”榜单,展现出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
加强党建引领,筑牢公司治理根基

作为一家民营银行,苏商银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成立之初就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,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。

该行深化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,坚持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,董监高人员中有5名党员交叉任职为行党委委员。制定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,厘清党委和董事会、监事会、高管层等治理主体权责,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促落实作用,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监管工作要求得到有力贯彻执行。

苏商银行一以贯之抓好党建工作,目前,全行党员人数占比近30%,部门负责人以上党员占比80%以上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践行清廉金融文化,出台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》,有效实施党员干部纪律监督。近年来,苏商银行党委及党员干部分别荣获优秀基层党组织、首届“金领先锋”人物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。

规范股权管理,夯实公司治理基础

股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础。苏商银行创新实施“相对分散、适度集中”的模式,股权适度集中,无实际控制人。通过章程条款明确股权质押、转让等核心要求,股东及其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、关联方、一致行动人、最终受益人等各方关系清晰透明、有效制衡,构建股东承诺约束机制,压实股东行为管理主体责任。

据悉,该行严格执行《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》要求,各股东股权集中托管在江苏省股权中心,建立股东日常沟通机制与信息共享平台,坚持“股权零质押、利益零输送”,保持与股东间“存款无依赖、贷款无往来”的防火墙隔离机制。这种规范透明的股东股权管理体系,有利于中小银行防范股东不当干预、维护独立经营。

提升履职能力,形成公司治理合力

在治理主体建设方面,苏商银行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机制,规范建立股东大会、董事会、监事会、高级管理层分级负责、监督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,打造决策、监督、执行“三位一体”协同机制。

该行出台《董监高履职行为规范指引》,建立了覆盖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流程履职监督体系,定期开展履职评价,确保各治理主体守位不缺位、到位不越位。

通过市场化选聘机制和差异化薪酬考核,苏商银行引入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,优化“三会一层”成员结构,有效提升治理效能。加强公司治理专题培训,定期传导、组织学习宏观政策及监管工作要求,发挥专业力量,充分研究论证,开展集体决策,提升履职能力和决策水平。

强化制度建设,完善公司治理机制

苏商银行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,建立标准化信息披露流程,除定期对审计后财报、公司治理以及关联交易等情况进行披露外,严格按要求组织重大事项临时披露工作,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规范化水平。此外,苏商银行依托金融科技优势,自研并推进关联交易管理系统持续优化,实现了关联方名单的自动预警、关联交易额度自动管控、关联交易线上资金异动监控等功能。

该行坚持股东回报与社会责任并重,保持股东回报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,股本回报保持在15%以上,并且每年分红,年股息率超过5%,净资产规模较成立之时增长近一倍,为股东带来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。始终关注并支持改善民生福祉,积极开展送温暖、进社区等慰问活动,出资设立“教育发展专项基金”,支持“长江大保护”等公益项目,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,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双丰收。

苏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加强公司治理永远在路上。面向未来,该行将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,提高经营管理水平,筑牢风险防范底线,为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贡献实践样本。


全部评论 0

小艾灵 1675篇文章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