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瑞克
25%的关税可能导致新车价格大幅上涨,消费者更换新车的周期可能延长至创纪录的12年。为应对关税影响,德国奥迪宣布暂停向美国市场交付整车;捷豹路虎自4月7日起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;奔驰计划将GLS车型转移至中国生产,并考虑在美国撤出入门级车型,专注高端市场。
4月10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将多项关税暂停90天,但并未停止对汽车进口征收25%的关税以及即将对汽车零部件征收的关税,引发密歇根州商界与汽车行业组织的批评。
作为美国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带,密歇根州的行业组织与企业家纷纷发声,警告这一政策将加剧供应链动荡、推高消费者成本,并对本土汽车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构成长期威胁。
底特律地区商会与密歇根汽车协会(Michigan Auto)联合发布声明,呼吁重新审视关税对国际供应链的破坏性影响。声明强调,汽车产业依赖高度复杂的跨境零部件流通网络,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正导致“有害的碎片化”,削弱行业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。
数据显示,密歇根州汽车行业年经济贡献达3000亿美元,支撑着超过1000家供应商企业。若关税持续,供应链中断与成本上升将直接威胁数十万就业岗位,并迫使企业推迟关键投资。
经济冲击已开始显现。据预测,25%的关税可能导致新车价格大幅上涨,消费者更换新车的周期可能延长至创纪录的12年。与此同时,二手车市场需求激增,价格或进一步攀升,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家庭将首当其冲承受负担。密歇根汽车协会负责人指出,汽车制造业中近30%的岗位与供应链直接相关,成本压力可能引发连锁裁员,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确定性。
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麦格纳国际(Magna International)CEO斯瓦米·科塔吉里(Swamy Kotagiri)直言,过去几年行业已历经疫情、芯片短缺和地缘冲突等多重“黑天鹅”事件,如今最需要的是政策稳定性。他警告,企业不得不将增加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进一步推高终端价格。这一观点得到多家跨国车企的响应:德国奥迪宣布暂停向美国市场交付整车;捷豹路虎自4月7日起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;奔驰计划将GLS车型转移至中国生产,并考虑在美国撤出入门级车型,专注高端市场。
为规避关税风险,部分车企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。现代汽车宣布未来五年投资210亿美元扩大美国生产,日产汽车也计划增加在美产能。然而,这种“回流”并非毫无代价。行业分析师指出,重建供应链需要数年时间和巨额资金,且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昂,可能抵消关税保护的部分效益。
面对批评,特朗普政府坚称关税政策旨在保护本土制造业。白宫发言人库什·德赛(Kush Desai)以现代汽车的投资为例,强调“美国优先”战略正在推动制造业回流,并称配套的汽车贷款利息减税政策将刺激“历史性的就业增长”。但密歇根州商界普遍担忧,全球汽车产业的高度依存性使得孤立主义政策难以奏效。当前,如何平衡贸易保护与供应链韧性,已成为摆在美国汽车业面前的核心难题——这不仅关乎企业利润,更决定着数百万工人的生计与美国在全球工业格局中的未来地位。
热门推荐
全部评论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