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坦福2025 AI指数出炉!中美AI终极对决差距仅剩0.3%,DeepSeek领衔

科技小艾灵 2025-04-08 收藏 0 评论 0


新智元报道

编辑:编辑部

【新智元导读】2025年斯坦福HAI报告重磅发布,456页深度剖析全球AI领域的最新趋势:中美顶级模型性能差距缩至0.3%,以DeepSeek为代表的模型强势崛起,逼近闭源巨头;推理成本暴降,小模型性能飙升,AI正变得更高效、更普惠。

就在刚刚,每年都备受瞩目的斯坦福AI指数报告,重磅发布了!

这份报告由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AI研究员发布,代表着每年AI领域最核心和前沿的动向总结。

今年,这份报告长达456页,抛出不少惊人观点。


比如,如今在2025年,中美顶级AI模型的性能差距已经缩小到了0.3%(2023年,这一数字还是20%),中国模型正在快速追赶美国的领先地位!

而DeepSeek领衔的开放权重模型,更是以1.7%之差,逼宫各大闭源巨头。前者和后者的差距,已经由2024年的8%,缩小至2025年的1.7%。

当然,目前从行业主导企业来看,美国仍然领先于中国。在2024年,90%的知名AI模型来自企业,美国以40个模型领先,中国有15个。

更明显的一个趋势,就是如今大模型的性能已经趋同!在2024年,TOP1和TOP10的模型的差距能有12%,但如今,它们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,锐减至5%。


十二大亮点

最新的斯坦福HAI两篇博文中,浓缩了2025年AI指数报告的十二大亮点。

1. AI性能再攀高峰,从基准测试到视频生成全面突破

2023年,研究人员推出了MMMU、GPQA和SWE-bench等新基准来测试先进AI系统的极限。

仅一年后,性能便大幅提升:AI在三项基准得分分别飙升18.8%、48.9%和67.3%。

不仅如此,AI在生成高质量视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甚至,在某些场景下AI智能体甚至超越人类表现。


·更有用智能体崛起

2024年发布的RE-Bench基准测试,为评估AI智能体复杂任务能力设立了严苛标准。

数据显示:在短期任务(2小时内)场景下,顶级AI系统的表现可达人类专家的4倍;但当任务时限延长至32小时,人类则以2:1的优势反超。

值得注意的是,AI已在特定领域,如编写特定类型代码,展现出与人类相当的专业水平,且执行效率更胜一筹。



2. 美国领跑顶尖模型研发,但中国与之差距逐渐缩小

2024年,美国产出40个重要AI模型,远超中国的15个和欧洲的3个。

然而,中国模型在性能上的差距正加速缩小:MMLU等基准测试中,中美AI差异从两位数缩小至近乎持平。

同时,中国在AI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量上持续领跑,中东、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也涌现出具有竞争力的模型。



3. AI正变得高效且普惠,推理成本暴降280倍

随着小模型性能提升,达到GPT-3.5水平的推理成本在两年间下降280倍,硬件成本以每年30%的速度递减,能效年提升率达40%。

更令人振奋的是,开源模型性能突飞猛进,部分基准测试中与闭源模型的差距从8%缩至1.7%。

· 大模型使用成本持续走低,年降幅最高900倍

在MMLU基准测试中达到GPT-3.5水平(MMLU准确率64.8%)的AI模型调用成本,已从2022年11月的20美元/每百万token,骤降至2024年10月的0.07美元/每百万token(谷歌DeepMind的Gemini-1.5-Flash-8B模型),18个月内AI成本下降280倍。

视具体任务需求,LLM推理服务价格的年降幅可达9-900倍不等。


·小模型性能显著提升,参数暴减142倍

2022年,在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(MMLU)基准测试中,得分超60%的最小模型是 PaLM,参数量为5400亿。

到了2024年,微软Phi-3-mini仅用38亿参数,就取得了同样的实力。

这代表,两年多的时间里模型参数减少了142倍。


全部评论 0

小艾灵 1541篇文章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