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快消品市场上,农夫山泉可谓是有名的快消品巨头,其不生产水却是水的搬运工的说法让其成为了有名的快消品巨头,然而就是这个以卖水闻名的快消品企业,却出现了饮用水收入罕见下滑超2成的现象,让人不禁想问这卖水生意不好了?
一、农夫山泉饮用水收入罕见下滑两成?
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,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。
农夫山泉披露2024年业绩公告。公告显示,农夫山泉去年营收428.96亿元,同比增长0.5%;公司净利润为121.23亿元,同比增长0.4%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,农夫山泉总营收为426.67亿元,同比增长28.4%;净利润为120.79亿元,同比增长42.2%。相比之下,2024年的营收和净利增速均大幅放缓。
其主要收入来自包装饮用水,茶饮料、功能饮料、果汁饮料和其他,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159.53亿元、167.45亿元、49.32亿元、40.85亿元、11.83亿元。
其中,农夫山泉的包装水收入罕见下滑,该板块收入同比下滑21.3%至159.52亿元,市场份额从47.5%下降至37.2%。
在包装饮用水业务承压的同时,茶饮料业务增长32.3%至167.45亿元,收入首次超过包装饮用水业务,占总收入的39%,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。
2024年4月,农夫山泉重新推出了纯净水产品,同时打出了“绿瓶有点甜,红瓶更健康”的广告语。绿瓶纯净水终端定价低至1元/瓶(单瓶装)或9.9元/箱(12瓶装),显著低于娃哈哈、怡宝等竞品,通过价格优势迅速渗透下沉市场。
二、卖水的生意不好了吗?
当前,农夫山泉的饮用水收入出现了罕见的20%的下滑。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,也使得人们开始思考:是否卖水的生意真的不好做了?
首先,当前,中国饮用水市场已经竞争近乎白热化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,饮用水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加入。从国际品牌到本土企业,从矿泉水到纯净水,各类产品层出不穷,市场竞争异常激烈。在这种背景下,农夫山泉作为市场领导者,其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自然会受到挑战。一方面,新品牌的涌现和老品牌的转型,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;另一方面,随着市场透明度的提高和消费者意识的觉醒,价格竞争也日益激烈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导致农夫山泉的饮用水收入出现下滑。
其次,为了应对市场竞争,农夫山泉在2024年推出了绿瓶纯净水。相比于传统的矿泉水,纯净水的价格更低,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。然而,这一策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。绿瓶纯净水的低价策略虽然有助于农夫山泉抢占下沉市场,提升市场份额,但同时也挤占了其传统矿泉水产品的市场份额。由于纯净水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,售价也更为亲民,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倾向于选择纯净水。这直接导致了农夫山泉矿泉水产品的销量下降,进而影响了其整体饮用水收入。
第三,此前饮用水市场的价格战不仅影响了农夫山泉的市场策略,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。当农夫山泉等品牌率先发起价格战时,市场上其他参与者纷纷跟进。众多品牌为了在价格战中不落下风,纷纷采取降低成本、优化供应链等措施,以维持产品的低价。一些品牌通过大规模采购原材料、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;还有一些品牌则通过减少广告宣传、降低包装成本等手段来降低总成本,从而能够在价格上与竞争对手保持一致甚至更低。这种价格战的持续进行,进一步压缩了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。对于农夫山泉来说,一方面要应对其他品牌的低价竞争,保持自己产品的价格竞争力;另一方面,还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不受影响,这无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在价格战的冲击下,农夫山泉的利润水平进一步降低。
第四,农夫山泉饮用水收入的下滑并不意味着卖水的生意本身变差了,而是反映了当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事实。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,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适应变化。对于农夫山泉而言,关键在于如何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,寻找新的增长点。对农夫山泉而言,当前的下滑并非终局,而是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的分水岭。唯有将挑战转化为系统性能力重构的契机,方能在新一轮水经济变革中守住王者地位。
热门推荐
全部评论 0